汽修汽配市场 乱得不一般
汽修汽配市场 乱得不一般 一样的配件 悬殊的价格 汽车配件 难辨真假 兰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40万辆,在这个巨大的数字背后,是一个利润巨大的行业——汽修汽配市场。然而记者调查发现,劣等配件、副厂产品充斥汽修市场,很多维修企业受利益驱动压缩成本,一些价格便宜的低等配件成了他们的“摇钱树”,汽修行业正面临一场“畸形变革”。 一个相同零件 价格相差悬殊 3月20日,在雁滩汽配市场,记者称要开一家修理厂长期进货,和一位销售轿车配件的商户聊了起来。一听记者对配件的需求量很大,这位商户便推荐起了副厂配件。他告诉记者,所谓的副厂配件就是一些合法正规的配件制造企业生产出来的配件,质量虽不如原厂的配件好,但因为价格适中,深受车主青睐。 谈到两种配件的质量,这位经销商也毫不避讳地说,原厂件和副厂件不仅质量有差异,价格也相差悬殊,比如车轮上安装的铝合金散热片,原厂件是320元,而副厂件250元左右。这就看散热片含铝量,如果含铝量高,散热就高,价格也就相对高一点。相反,价格就会比较低。 当记者问区分原厂件、副厂件质量好坏的标准时,这位商户说,那只是一个幌子。因为这些配件生产厂并没有整车厂家的委托生产许可证,却打上了对方的牌子。还有些没有厂名、厂址、合格证的配件则是伪劣产品 , 小问题还是大毛病 ,汽修厂说啥就是啥 。 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汽修店不论规模大小,大都生意火爆,门庭若市。工作人员都很忙碌,有些店铺前的汽车都排起了队,等待维修养护。“这可比去4S店便宜多了,而且离家近,出门就能保养,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,我家的车一有问题就来这儿收拾。”等待维修汽车的张先生告诉记者。 一位工作人员透露,就汽车最简单的例行保养——机油和“三滤”的更换,同样的汽车在不同汽修店的更换价格相差一倍多。“一般的轿车,我们这儿例行保养要200多元,你要是到厂家的售后部门去,就得400多元,中间的差价都能再加些油了。” 相比之下,虽然有些顾客信赖4S店的专业售后服务质量,选择在那里维修养护,但4S店往往是工作人员比顾客多,门可罗雀。“比起路边的汽配店,我们这里确实顾客少些,但是提供的服务质量都是最好的。”一位4S店的员工告诉记者。 把车子的小毛病说成大问题,自汽修行业诞生就已存在。 “如果开车的个个都懂车,那我们就没多少钱可赚了。”一名汽修店老板说,一般的汽修店都没有对汽修单项明码标价,价格一般都是由修理厂自己定。这造成了行业内大打“价格战”。为了生存,这些方式还逐渐变成了行业中的“潜规则”。 稍微做点“手脚” 就能多挣不少 据记者了解,汽车行业特别是零配件市场上,存在着假冒伪劣商品充斥、配件定价混乱无序、商品进货渠道繁多、违规经营严重等乱象。 一汽修专业人士透露,现在各种汽配充斥市场,只要稍微做点“手脚”,就能多挣很多钱。他说,虽然东西看起来都差不多,但是质量和寿命都是有差异的。而低劣配件除了流向终端车主之外,还有大量的低劣配件流向了修理厂。 偷梁换柱 以次充好 制造毛病 无良老板 “生财有道” 火爆的汽配市场背后隐藏着让人难以想象的“黑幕”。近日,记者在我市汽修市场暗访时得知,汽修市场汽车配件存在鱼目混珠、偷梁换柱、以次充好等现象。据业内人士自爆,更换好的配件、安装劣等配件是一个“公开的秘密”,制造障碍、放长线钓大鱼成为一些无良老板的生财之道。 不少零部件店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 调查中,记者发现目前我市汽配市场良莠不齐、假冒伪劣产品泛滥、品牌杂乱。除了4S店能保证提供原厂配件,其他的配件品牌纷繁复杂,质量差异很大。一位销售公司代理商告诉记者:“很多细分零部件店铺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和质量要求,我市的不少汽修厂都存在配件质量混乱的问题。” 该知情人告诉记者,市场上销售的汽车零配件分为三种:一种被称为正厂产品,是由零配件原属生产厂家生产的;第二种是非主机配套厂模仿“正版”配件,没有经过严格的制作工艺流程生产的“套件”,又称“副件”;第三种就是一般而言的假冒伪劣产品,安全技术指标不达标。除非是业内人士,否则就是换零件的小工,都不易分辨出这几种产品之间的区别。 记者在几家汽配经营店发现,这些店的配件都存在无厂名厂址、无合格证、无中文标记等现象,连经营者自己也说不清产自哪里。还有刹车片产品,虽早已纳入强迫认证产品之列,但市场上销售的仍然有一些没有3C标记。 多数车主对配件了解很少 “一个翻新的电瓶,可以以低于市场价70—80元的价格卖出,但用不到半年就出问题。正规产品用两年没问题,甚至用到车辆报废。”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,虽然一般汽配城的配件价格低于专业售后服务店,但是产品的质量却令人担忧,甚至有些都是不合格的产品。为了赚钱,商家换用假冒、翻新配件都是常事。 3月24日,记者在九州某汽配店看到,一位市民在一家汽配店转了转后就转身要走。他对记者说:“一个汽车前轮的轴承最起码卖到175元,有些汽配商却可以降几十元,这其中肯定有猫腻!”有车族小沈告诉记者,去4S店虽然贵些,可是质量可以保证。开车关系着自己的安危,可不敢用自己的生命去省那几十块钱。 在雁滩汽配市场,记者对所谓副厂配件和原厂配件在外观上做了比较,发现两者差别不大,一般人很难分辨出谁次谁好。而那些翻新的汽车配件更难分辨,有些翻新的配件甚至贴着新的标签,根本无法辨认清楚。记者采访了几个前来修车的车主,他们对配件的质量也了解很少。“这里的工人说质量都差别不大。”刘女士笑着告诉记者,“反正来这儿就是图便宜嘛!” 汽修厂员工揭开 老板“生财之道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许多司机只会开车不会修车,等车出现问题到修理厂修车时只能任人宰割。 某汽修厂的张师傅说,一些汽修厂的骗人“把戏”已是“公开的秘密”,即便有人知道也是无所谓。比如有些修理厂是不允许车主进入修理车间的,这样他们就有机会把车上好的、不重要的原装配件换下来,把副厂配件换上去,将偷下来的原装配件再卖给别人。 张师傅给记者讲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:一辆奥迪小轿车伯油管突然不供油了,他检查发现仅仅是电路有点问题,只要修理一下,50元钱就够了。但老板偏向车主说油泵坏了,要换个新的。他只好换了油泵,而且还是副厂件,而卸下来的好油泵却重新放好,准备卖给下一个修车者,而且以原件为名卖出去。 “我们老板今年又换车了,隔壁店的陈老板搬新家了。干我们这行,只要敢做多做,几乎没有不发财的。”在维修店打工的小马说,“在兰州这种店开好了,只要你会做‘生意’,一般一年能净赚几十万,很少见赔钱的。” 一位曾在4S店工作的维修人员告诉记者,售后这块是维系4S店利润的主要来源,现在买车的人肯定没有维修养护车的人多,而普通的汽配店用的配件价格不及原厂配件的一半,换一个配件的利润可想而知。 记者走访了几家维修店,一家维修店的工人告诉记者,他们工作虽然辛苦些,有时候连饭都没时间吃,但是工资还是挺不错的。因为开汽修店很赚钱,投资10万到20万元,稍微有点头脑的老板,半年就能翻本了。 当记者用半信半疑的话语问其老板有何“生财之道”时,小马告诉记者,老板说了,挣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障碍、放长线钓大鱼。记者不解,反问如何制造障碍、放长线钓大鱼时,小马说这是“行业规矩”,比如车子爆了胎,在补修轮胎之时,工人会在你的车上做“手脚”,故意在你排气筒塞点棉花之类的东西,车辆肯定老是熄火。这样一来,修理人员就可以开始对车辆进行“全身检查”。而在检查过程中,检修工人就会说你这个零件坏了,那个零件老化了,需要更换。等这些零件都换了,维修工人将排气筒内的棉花去掉,“疑难杂症”解除,这就是老板的“生财之道”。 |